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参与者,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启发,备受鼓舞,深刻领悟到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在五个维度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将中华文明溯源与阐释研究推向深入。
要始终坚守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政治高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立足百年变局,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文明溯源和文明阐释,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扎实的学术研究把中华文明的阐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强化文明探源研究的政治担当,不断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特别是要紧紧围绕中华文明基因和中华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融合性这一根本性问题,注重从文化遗产和考古遗存中凝练文化和精神内涵,深入探究中华文明延绵不绝、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文明韧性以及开放包容、朴实典雅、和谐自然、崇礼尚德的文明特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文明基础,深刻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刻论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
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理论厚度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经历了治乱兴衰,几经沉浮,但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并不断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展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无与伦比的文明竞争力。作为一个延续五千多年而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的重叠,如此独特的文明道路和文明样态是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完全不能正确解释的。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极大地丰富了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雄心,站在百年变局的历史高度,深切关注人类文明史的“变”与“常”,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构建坚实的文明支撑和历史信据;要围绕不同类型文明的盛衰演变、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开展比较研究,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角,来衡量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世界精神”价值,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要持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学术深度
二十年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也应该看到,已有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比如,对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一些基本历史问题如中华文明的开端、三皇五帝的属性、夏王朝的历史信度等,目前都还没有完全厘清;对一些事关中华文明来路和发展高度的关键性遗址如牛河梁、良渚、陶寺、石家河、二里头、石峁、殷墟、三星堆等,发掘面积还十分有限,对遗址结构和遗址内涵的认识也还远远不够。特别是,考古学作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主力学科,目前还比较普遍地存在重材料轻解释,重发掘轻整理,重描述轻研究,重实证轻理论的现象,考古工作整体上还比较粗放,考古学研究的针对性、精细度和含金量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有强烈的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学术自觉,继承中国史学“疏通知远”的优良传统,秉持中国考古学“透物见人”的学科追求;要遵循中华文明演进的内在理路,从注重材料积累向阐释文明转变,从发现历史、求证历史向书写历史、创造历史转变,深刻、准确地揭示中华文明独有的内在结构美和深层文化基因,厚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要大力拓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交叉广度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夏商周断代工程以来,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在历史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得到迅猛发展。二十年来,研究者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
新时代的文明探源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学科交叉,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更加全面、立体、科学、准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要勇于剖析学科局限,敢于破除学科壁垒,自觉抛弃学科偏见,树立多学科交叉是开展文明探源研究基本范式的学术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丰富史料,凝练重大学术问题,形成重大学术任务,在学术攻关中通过学术交叉形成新的学术共同体,有效实现方法创新、成果创新和理论创新;要以多学科交叉合作为基础,尊重研究者的不同学科背景,围绕共同目标,发扬优良学风,真诚合作,乐于分享,协同攻关,实现不同学科的深度融合,不断揭示出中华文明的丰富面相与深邃内涵。
要积极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普及力度
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总汇,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有着五千多年辉煌史的中华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历史根基和精神魂魄,是中华文化永续繁荣的深厚滋养,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共同的文明认同,离不开共同的思想基础,离不开共同的精神追求。我国自古就有“以文化人”和“以史育人”的优良传统,善于借助历史与文化的精神力量实现品格塑造、价值引导的人心教化,达到族群凝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充分认识文明普及教育的重大意义,勇挑讲述文明故事的时代重任,不断增强文明普及的行动自觉和学科能力;要通过高水平的文明探源研究,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做到“以理服人”“以学服人”,积极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和文物实证,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普及方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向世人展示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彰显中国力量,增强中华文明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认同感,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作者:孙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