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Research Laboratory for Archaeology & the History of Art)荣誉研究员、西斯敏斯特大学教授Nigel Wood(伍德)先生在十大网投靠谱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做了一场题为“9-14世纪中东地区陶工对中国外销瓷的反应”( Middle Eastern Potters’ Responses to Chinese Trade Ceramics - 9th to 14th Centuries CE)的讲座。讲座之前,十大网投靠谱平台(中国)有限公司经理孙庆伟教授会见了伍德教授,对他能来到公司发表演讲表示感谢。
本场讲座由十大网投靠谱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崔剑锋副教授主持,陶瓷考古学者李宝平博士、故宫博物院康葆强研究员以及北京科技大学马泓蛟博士等参与本场讲座的讨论。
在讲座中,伍德教授指出,一千多年来中国陶瓷被输送至世界各地,对世界陶瓷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东地区,尽管陶工采用与中国瓷器不同的原料,但也成功实现了对中国陶瓷器胎、釉的模仿,伍德教授通过各方面研究揭示了这些模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首先,伍德教授对于中国瓷器外销与被模仿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伊朗、埃及、土耳其、韩国、英国等地,均有各类中国瓷器的输入,而后当地陶工对其进行外形与质感上的模仿,最后创新产生了符合当地文化审美的新式器物。无论是宋代的龙泉窑青瓷、定窑白瓷,还是明代的青花、清代的紫砂,都能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找到仿制乃至创新的对应器物。随后,伍德教授将视线聚焦在中东地区。该地区的特别之处在于,十八世纪以前,当地只有一种易熔黏土(Low-firing clay)。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易熔黏土烧制的产品在900-1000℃就能烧结,温度过高则会导致产品烧流。那么,由于在仿制中国进口的高温瓷器时缺少耐火的原料,他们必然会面临许多技术上的困难。伍德教授选取了伊拉克萨马拉遗址(Samarra,2枚,分别仿长沙窑与唐三彩)和埃及福斯塔特遗址(al-Fustat,2枚,仿龙泉窑)共计4枚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研究,希望了解陶工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他强调,由于至今为止未在中东地区发现窑业遗存,故无法得到样品的确切年代,仅能通过外形与其所模仿的中国陶瓷产品相对应。
第一枚样品是模仿长沙窑的产品。长沙窑是中国唐代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口之一,伍德教授认为其受到巩县窑的强烈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研究,伍德教授发现样品胎质细腻,且含有大量助熔剂,包括Ca(钙)、Mg(镁)和Fe(铁),并且有加入玻璃的现象,这可能是陶工用以加强烧成强度的手段。
白釉为低温铅-碱釉产品,助熔元素为较高的Pb(铅)与一定量的Na(钠)、K(钾)。在8世纪的伊拉克,有两种釉料被陶匠们使用。一为钠钙系统的釉,可能起源于钠钙玻璃;一为铅-硅系统的釉。在仿长沙窑样品的白釉中能同时观察到Pb、Na、K的存在,可能与上述两种伊拉克传统制釉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有关。另外,在釉中还能观察到SnO2(氧化锡)颗粒,很可能是白釉呈乳浊感的主要原因。在釉料中添加SnO2,则是陶匠为了增加产品白度与乳浊度的一种创新之举。在模仿白瓷时,伊拉克陶工也采用了这样的技术。这种技术的起源可能与伊斯兰玻璃的制作工艺有关,也可能受到铅锡黄颜料(过烧会变白)发展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绿釉含有更高的Pb含量与较低的锡,并且以铜为着色剂,有少量Zn存在,说明着色原料可能为黄铜。
第二枚样品为仿三彩琥珀色铅釉器残片。胎体以Ca、Mg、Fe为主要助熔剂,而化妆土层基本不含以上助熔元素,却有一定量的Pb与较高的Si含量。琥珀釉的成分与唐三彩琥珀釉较为接近,主要以Fe为着色剂,可能来源于当地的高铅釉传统。
第三和第四枚样品均仿龙泉青瓷。13世纪以来,龙泉青瓷逐渐被泰国、韩国、越南、缅甸、日本等多地模仿,中东地区陶工也在当时当地所具备的技术条件下完成了仿制与创新。
样品胎体所采用的材料是人工混合的石英砂、玻璃与黏土的石粉质胎体,这种原料在英文上被称为Stone-paste,在11到12世纪时被埃及人发明,用来仿制中国的瓷石制瓷器。在电镜下可以观察石英颗粒、含锡玻璃熔块、钠钙玻璃熔块。这些样品同样为铅釉器,以Fe、Cu(铜)、Co(钴)为着色剂,有少量SnO2作为乳浊剂。
即使在龙泉窑衰落之后,16至17世纪的伊朗地区仍生产以这种石粉质原料为胎的仿龙泉器物。
在介绍完以上样品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带来的启示后,伍德教授作了简短的总结:9世纪开始中东陶匠开始仿制中国外销瓷器,由于当地胎料易熔,匠人加入了少量玻璃废料来加强胎体强度。在釉料的制备方面,中东陶工可能受到之前钠钙釉或铅釉传统的影响,结合制作玻璃或颜料加锡的经验开创了一种能使釉色具乳浊感的锡釉。接下来,从11到12世纪开始,中东陶工发展出一种人工的多元配方的石粉质胎体来仿制龙泉瓷胎。从一开始尽可能地模仿中国瓷器外形,到后来结合当地审美与品位绘制图案、捏制器型,上述中东陶瓷器的发展符合“模仿—创新”的规律。
伍德教授的讲座从宏观角度展现了中国陶瓷器对世界陶瓷史的深远影响,又从微观视角对几枚中东仿瓷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技术发展以及背后的动因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在座的同学老师都受益匪浅。最后,听众们就讲座内容与伍德教授就某种技术传统的传播方向、石粉质胎体加锡的经济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撰稿:周雪琪
审校:崔剑锋
吕竑树